8. 鼓励建设软件名城名园,支持建设不同层次的软件产业园、产业创新孵化园、众创空间、示范区(智慧小镇)和创新产品消费体验促销中心,经专家评审择优按照公共服务平台实际完成项目投资总额的5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200万元。(皖政办秘〔2021〕71号,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合肥市政府、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有关市政府负责)
9. 围绕新兴产业服务化转型需求,大力发展服务衍生制造、工业设计、大数据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皖政办秘〔2021〕74号,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各市政府负责)
10.围绕“轨道上的安徽”建设,完善加密高铁通道布局。完善铁路货运末端网络,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港口码头、物流园区、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运网络的覆盖范围与通达程度。(皖政办秘〔2021〕74号,省发展改革委、各市政府负责)
11.研究制定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大力整治长江、淮河干流航道,积极建设沱浍河、新汴河等主要支流航道,加快实施引江济淮航运工程,构建“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内河航道主骨架,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皖政办秘〔2021〕74号,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各市政府负责)
12. 加强现代化港口群建设,推进港口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推进港口整合提升,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和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合肥江淮联运中心“两枢纽一中心”。(皖政办秘〔2021〕74号,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各市政府负责)
13.加快推进城市公交、邮政、环卫、出租、公务等领域新增、更新用车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统筹规划建设专用充换电站和快速充电桩,推进建设油、气、电、氢综合能源服务站。(皖政办秘〔2021〕74号,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政府负责)
14. 推进内河集装箱、汽车滚装船、1200总吨及以上内河干散货船等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有序推进沿江、沿淮码头岸电设施改造。加快推进芜湖液化天然气(LNG)内河接收(转运)站及沿江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码头建设。(皖政办秘〔2021〕74号,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各市政府负责)
15.依托铁路物流基地、公路港和内河港口等,加快推进第二批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公铁联运、铁水联运跨越式发展,鼓励发展江海联运、江海直达、滚装运输、甩挂运输等运输组织方式,推广集装箱多式联运。(皖政办秘〔2021〕74号,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各市政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