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安徽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努力打造更多示范性改革品牌,加快塑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安徽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方位推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营商环境等与沪苏浙等高对接,一体化从“物理连接”走向“化学反应”。今年1月至8月,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630个,实际到位资金5340亿元,占省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的60.3%。
一批具有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走在全国前列。零基预算改革经验推向全国,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举措获国务院综合督查通报推广,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列入国家十大试点之一;文旅、港航、煤炭等领域国资国企重组整合取得重要成果;“综合查一次”改革全面深化,省本级416项行政检查事项整合为75项。
深化改革的同时,安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对外合作不断拓展新空间。积极应对美加征关税冲击,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1位、全国第9位,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长三角第1位,实现连续11个季度正增长。成功举办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2025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2025徽商大会,奏响开放合作的时代强音。
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上闯出新路
金秋时节,皖北平原农机轰鸣,皖江两岸稻浪飘香,新安江畔橙黄橘绿……
安徽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正处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加速迈进的关键期。总书记对建设江淮粮仓、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安徽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廓清了思路。
牢记总书记嘱托,安徽坚持城乡“一盘棋”,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上勇探新路。
作为粮食大省,安徽坚决扛稳粮食主产区责任,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妥有序推进二轮延包试点,成立“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夏粮逆势增长再创新高,产量居全国第3位。
从淮北到江南,万千村落面貌日新月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省在建精品示范村616个、省级中心村9886个。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上半年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2%。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上半年脱贫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位。
以37.8%的面积,承载着48%的常住人口,在安徽发展版图中举足轻重的皖北地区,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深化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加快“7+3”合作园区建设。以兵团式、阵地战方式打造皖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奋力挺起皖北振兴产业脊梁。3000多万城乡居民喝上优质引调水,一举告别千百年来“水咸水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