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
秘书处电话
0551-63462007
新华财经 | 消费创新、智能向善 看人工智能如何注入新动能
来源:新华社 | 作者:aocea | 发布时间: 2025-08-29 | 113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工智能产业本身及其赋能的应用场景将催生新的就业机会,如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提示词设计员及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与模式创新的各类新职业。”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联合国高级别人工智能咨询机构专家张凌寒说。

持续推动“智能向善” 构建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治理框架

在张凌寒看来,人工智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哲学与伦理的基石性概念。它挑战了“智能”“意识”乃至“主体性”的传统定义。

“在伦理规范层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推动伦理从‘事后反思’转向‘事前设计’。”张凌寒说,“我们必须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原则,通过算法、代码和规制,嵌入到技术架构的底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保密局科技委主任吴世忠表示,要研究完善数据处理、模型开发、系统应用等人工智能伦理规则,规范人工智能服务应用管理,持续推动智能向善,促进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在社会治理、安全治理和生态治理三个层面,人工智能不断推动治理工具与架构的深度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说,面对这一系统性变革,我国正加快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一方面,加快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另一方面,大力鼓励“人工智能+绿色”协同创新,推动智能低碳技术与生态治理的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发展与智能发展的双重目标。

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对此,张凌寒建议,构建清晰化的规则体系,明确数据采集、持有、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合法性边界与合规指引;探索多元化的流通模式,鼓励并规范发展数据经纪、数据空间等新型业态,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释放;强化国家层面的资源统筹,加快建设高质量训练数据集与行业标准数据集。

此外,意见提出,要健全国有资本投资人工智能领域考核评价和风险监管等制度。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