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开年新数据,引起海外华侨华人高度关注。今年1—2月,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工业生产和投资消费增长加快,进出口增势良好,积极变化明显增多。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赢得华侨华人一致点赞。
中国经济韧劲十足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1—2月份,中国经济持续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回升。其中,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同比增长13.3%;出口增长13.6%,进口增长12.9%。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增长18.3%,对欧盟、东盟进出口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稳”“韧”“强”是受访华侨华人对这张经济“成绩单”的共同评价。
“在全球疫情如此严重的冲击下,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也体现了中国宏观政策的力度。我们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巴西福星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楚平说。
身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尹楚平深耕进出口贸易多年,致力于搭建中巴商品往来的桥梁。他表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中巴两国贸易依然运行良好,成果丰硕。这得益于两国互利合作的深厚基础,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恢复释放的市场潜力。“中国是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巴双边贸易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中国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将助力两国贸易持续增长。”尹楚平说。
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暨各行业公会执行主任李桂雄,近期也直观感受到中国经济恢复带给泰国的活力。“去年,中泰双边贸易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312亿美元,同比增长33%。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和农产品出口市场。截至2021年底,中资企业在泰投资累计约100亿美元,是泰国第二大投资来源国。面对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在全球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凸显。”李桂雄说。
“在世界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表现十分优秀。未来也有着强劲的发展空间。只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高速增长、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荣誉会长冯定献说。
政策因素持续显效
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稳”,受访华侨华人关注到政策因素发挥的积极效应。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中国经济稳定恢复,除了得益于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还有3方面因素:一是宏观政策发力,加大稳增长力度,投资、消费、工业增长都出现积极变化;二是1—2月份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带动了出口增长;三是春节假日消费、冬奥消费带动。此外,侨企华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各个领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稳外贸、稳外资、稳就业等方面贡献了力量。”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施乾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