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动荡时刻,中国用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是可以信赖并携手创造美好未来的伙伴,中国意味着确定性、未来性、机遇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今年以来,不惧“逆风”“回头浪”,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让中国新发展成为各国的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确定性。”
“这里拥有独一无二的工业体系与供应链生态,国际资本难以割舍。”有国际人士来华调研后深有感触地说。
今天的中国,产业规模大、门类齐全、集群化特征明显、配套能力强,意味着“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活下去、活得更好”。更重要的是,中国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一环”,想和中国“脱钩断链”无异于天方夜谭。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当我们今天面对风高浪急而变得更强更从容淡定时,更能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决策的战略远见。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风云变幻中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带领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是全党上下形成的最大共识。
笃行实干——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雁栖湖畔,一件件“国之重器”加速生长。
16个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累计开放机时超过143万小时;4个大科学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行……今年以来,怀柔科学城建设迈出新步伐。这座横跨北京怀柔、密云两区的基础科学“摇篮”,成为全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怀柔科学城已经进入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十四五”时期新布局的8个设施平台正加紧建设,怀柔科学城将按照“建成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的战略定位,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
谋划“十四五”规划时,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十四五”的五年和“两个一百年”的内在逻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